10月11日上午,由我校教务科研部组织,在第二会议室隆重召开“金课”建设研讨会。教务科研部部长徐盈、副部长孟卓,各二级学院副院长、教研室负责人及“金课”项目负责人参会,聚焦“金课”建设核心议题深入研讨,学校课程提质与人才培养增效锚定方向。

会上,教务科研部系统解读了学校“金课”建设的整体思路与核心逻辑,明确“金课”遴选需紧扣三大核心维度:一是优先专业核心课、特色课及覆盖多专业的通识课,对接培养目标与学校特色;二是侧重有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、混合式教学经验及行业兼职教师的团队,夯实建设基础;三是聚焦成果产出,既要能对接教学能力大赛、学生技能大赛、1+X证书等显性成果,也要能积累教学数据、提升教师能力、优化教学模式等隐性成果。

随后,“金课”建设路径成为研讨焦点。与会人员围绕“定标准、整内容、建资源、抓实施、强团队”五大模块展开讨论。在课程标准制定上,需联合企业技术骨干与行业协会专家,拆解岗位典型工作任务,融入职业技能标准、1+X证书考点及技能大赛标准,同时厘清与前后序课程的衔接关系。教学内容按照“删、增、融”原则进行升级——删除脱离行业需求的陈旧理论,依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增加直播运营、AI应用基础等行业新技术,将企业真实项目与竞赛任务转化为教学单元,复杂内容需进行模块化拆分,适配学生自主学习需求。资源建设需严格遵循《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“金课”验收指标》,明确课程宣传片、微视频、习题库等量化要求,划定课程内容陈旧、教学资源质量差等否决“红线”。教学实施推行“线上学习通闭环+线下实训/情景模拟”混合式教学,推动“做、学、教”一体化。教师团队聚焦“双师结构”,要求校内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、提升数字技能,引入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,明确团队分工,避免“一人包揽”现象
此外,会议明确要构建“学生、教师、课程、学校”四维成果体系:学生实现“知识+技能+素养”提升,教师成长为“双师型”人才,课程形成可复制的教学模式,学校彰显产教融合与特色专业优势。同时,通过资源反哺教学、项目对接企业需求、开放资源服务社会,使“金课”建设价值实现最大化。
徐盈部长在总结中指出,“金课”建设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抓手,需始终紧扣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、以专业需求为导向”原则,避免形式主义。各部门要协同推进,力争建成有价值、可复制、能辐射的高质量“金课”,最终实现课程提质量、教师提能力、学生提素养、学校提品牌的目标。

此次研讨会的召开,进一步统一了全校“金课”建设的思想认识,明确了具体路径与责任分工。下一步,学校将细化建设方案,强化过程督导,推动“金课”建设落地见效,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筑牢课程基础。
(图文来源:教务科研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