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长信箱 | 招生热线0377-62066666

造型艺术学院

造型艺术学院

造型艺术学院简介
发布日期 2024-06-13   浏览次数 2293

一、学院介绍

造型艺术学院依托雕刻艺术设计(专科)专业底蕴,构建起一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。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7人,形成“职称+学历+技能”三维并重的师资结构:高级职称教师占比12%,中级职称教师达43%(16人),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51%(19人),并拥有11%(4位)的省级玉雕大师,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0%。

造型艺术学院立足南阳玉雕产业沃土,依托石佛寺全球玉雕集散地优势,构建起雕刻艺术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双核驱动的专业体系。学院以“德塑人生,艺行天下”为理念,践行“产业赋能专业,专业反哺产业”的双向发展路径,通过现代造型艺术理念重构传统玉雕技艺,探索综合材料与玉文化融合创新,形成“教学研创产”五位一体的育人生态。通过大师工作室、校企合作项目等跨学科实践平台,系统培育既谙熟玉石雕刻、雕塑创作等传统技艺,又掌握数字雕刻、文创开发等现代技能的复合型人才,打造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转型的示范基地。

学院构建了产教融合的育人生态,不仅配备现代化教学楼、专业画室、泥塑工坊、数字创意中心、视觉传达工作室等实训空间,形成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交融的教学环境,更携手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,打通“实训-创作-就业”全链条,实现产学研用深度对接。

造型艺术学院以“学以致用,知行合一”为改革内核,构建“理论奠基-技艺锤炼-创意孵化”三维育人体系。通过项目制教学、大师工作室等平台,实现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设计思维的有机融合,使学生在雕塑、绘画、设计等领域形成“技艺精进+跨界创新”的核心竞争力。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培育既谙熟中华工艺精髓,又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的新时代工艺美术人才,赋能行业转型升级。

二、专业介绍

(一)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(专业代码:550119)

本专业立足南阳玉雕技艺传承,培养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学生需系统掌握南阳玉雕传统技法与工艺体系,精通雕塑艺术理论及造型规律,熟悉中外雕刻艺术风格流派。通过“技艺传承-艺术创新-产业实践”三维培养,学生具备扎实的创意设计、艺术表现与审美鉴赏能力,能够胜任现代雕塑产品研发、工艺创新及文化传播等工作。此外,本专业突出数控雕刻与3D建模技术应用,引入高精度数控玉雕机实现自动化精密加工,结合三维建模软件构建玉雕数字雕塑库,并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古玉雕文物的复原与交互展示。学生掌握数控编程、3D扫描逆向建模及多材质雕刻工艺,成为传统工艺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复合型技艺传承者。

主要实践课程:造型基础、泥塑造型、精雕制图、三维图形建模、数控雕刻、玉雕工艺、装饰雕刻工艺、石雕工艺

主要理论课程:中外雕塑史

专业优势与特色:本专业立足产业需求,精准定位雕刻艺术人才培养目标。学院毗邻中国最大的玉雕集散地,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学生构建了“课堂-市场-产业”三位一体的实践平台。通过深化产教融合,与行业领军企业、主流电商平台共建实训基地,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体系,使学生在工艺传承、数字建模、创意转化等环节获得全流程实战经验。专业构建了“技艺精进+创新赋能+产业对接”的特色培养模式:一方面夯实玉雕技法、雕塑造型等核心技艺,另一方面开设数字雕刻、文创设计等前沿课程,同步强化艺术审美与商业思维。通过大师工作室、创新创业孵化等多元实践载体,系统培育既谙熟传统雕刻技艺精髓,又具备现代设计转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毕业生可广泛服务于艺术品创作、文创开发、数字雕刻等领域,成为传承创新雕刻艺术、衔接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中坚力量,诚邀有志青年加入这一匠心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育人平台。

就业方向:毕业生可胜任工艺美术设计与文创开发领域,涵盖工艺礼品研发、雕塑艺术创作、传统雕刻技艺传承(木雕/玉石雕/砖雕等)及数字雕刻技术融合创新(电脑建模/3D打印),并广泛参与家具装饰、古建修复、文物活化等跨行业设计制作,赋能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。

学制:专科/三年制

(二)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(专业代码:550102)

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视觉媒介为载体,构建信息传播与情感共鸣的桥梁,是融合艺术创意与数字技术的交叉学科。本专业立足“德技并修、艺工融合”理念,培养具备全媒体设计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:系统掌握视觉语言解码、品牌传播设计、数字媒体开发等核心能力,精通平面设计、广告创意、包装工程、新媒体交互等领域专业技能,兼具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,能够胜任品牌视觉管理、数字内容创作、文化创意开发等岗位,成长为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。

主要实践课程:设计构成、数字图形、数字影像基础、品牌形象设计、包装设计、文创产品设计、VI设计

主要理论课程:设计艺术史

专业优势与特色:南阳镇平县千年积淀的玉雕技艺与非遗工艺,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注入独特文化基因。专业构建“传统造物+现代设计”课程体系,开发玉雕纹样数字化解构、民俗美学转译等特色模块,引导学生将饕餮纹、云水纹等传统符号转化为当代视觉语言。通过产教融合工作坊、非遗大师联合课题等教学模式,实现从文化意象提取到创新设计的全流程实践,培育既深谙中原文化密码,又掌握数字创意表达的新锐设计力量,推动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向现代设计产业转化。

就业与深造方向:毕业生可胜任广告传媒、数字媒体、电子商务、文化出版等领域视觉设计岗位,从事品牌视觉设计、UI交互设计、新媒体内容创作、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。依托“艺术+技术”复合能力,既能扎根数字创意产业一线,亦可通过专升本等路径进入国内知名院校艺术设计学科深造,构建“就业有优势、升学有通道”的多元化发展格局。

学制:专科/三年制

三、名师风采